
身心障礙者在口腔診治的時候,一定要全身麻醉嗎?
當然不是每個一個CASE都要全身麻醉,但是我剛剛有提到,你如果治療的項目很多,你不可能分那麼多次,那會造成其他的問題。比方說你有先天心臟病的話,治療12次就有12次的風險,那當然就變成一次的風險,適應症應該是這個樣子。其他的部分,就依照他的行為、認知和配合的程度來取捨看你應該用什麼方式。但全身麻醉當然可以幫很多的忙,因為有很多牙科的治療都是非常精細的,不是像說聽聽他的心臟或開個藥就好,或壓個壓舌板看看他的舌頭,其他用藥物來處理。牙科不是,牙科是屬於一種外科系統,所以處理問題都是蠻精細的,所以他一直動一直動那是沒有辦法做好的。除此之外還有舌頭,如果患者舌頭亂動的話又怕傷到他。所以在問題重的情況下(大多的情況下),全身麻醉還是有它存在的必要性。那我想大家對於全身麻醉的觀念就是:「牙科要全身麻醉?聽都沒聽過。」但其實在國外多的是。就像你需要做一個盲腸手術者卻不必全身麻醉,你當然會說:「不要用嗎?很痛的耶。」那治療牙齒那麼久不痛嗎?一樣呀。所以患者沒辦法配合的情況之下,全身麻醉的處理可以得到一個比較完善的處置。但是不要忘了,治療完以後你口腔衛生的預防若沒做好,一而在再而三的全身麻醉不是我們所要的。我們希望一輩子就是一次的全身麻醉,有這樣的觀念以後,預防就能夠彌補全身麻醉的次數,那全身麻醉大概我想還是不要的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