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醫師是如何判斷矯正療程可以結束了?
通常有三個部分可以確認,第一個是空間的分配,第二個是咬合狀況,第三個是美觀,第一個空間分配就是看牙齒有沒有縫隙、上下牙齒有沒有咬密,這些比較粗觀的部分,如果大致上沒有問題,我們就是進行第二階段咬合部分評估,牙醫師會很客觀看說牙齒有沒有咬得很密合,兩邊是否對稱、前牙有沒有碰到等等的,當然主觀的部分,還會詢問病人的意見,吃東西的時候會不會覺得哪一邊比較重?哪一邊比較空,這個我們還可以再微調,假設這兩個都ok了之後,就會進行第三個,在美觀上的要求,這個就滿主觀的,通常會問病人說,你正面看、側面看、笑起來、照相等等,有沒有哪裡不滿意的,或者是說牙齒的排列等等,如果醫生跟病人都覺得很理想的狀況下,就會進行療程的結束,在拆掉矯正器之前,會取一個牙模,來做一個維持器,做好之後才能把矯正器拆掉,這樣的治療才會比較完整一點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