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牙後病患該如何照顧自己的牙齒?什麼情況會造成植體周圍炎?(二)
一般自然牙的牙周炎,受傷的地區都會在牙齦、牙周韌帶、不會直接傷害到骨頭,但植體周圍炎,就是有裝人工植牙,如果發炎了,植體周圍有牙周病了,就會直接破壞到骨頭、骨髓,所以植體周圍炎的嚴重度,會比自然牙還嚴重。所以發現植體有周圍炎時,會建議患者盡早去治療、給醫師檢查,請醫師幫你取一些樣本,在牙齦溝裡有牙齦溝液可以取樣本,醫師會使用指針,將菌種取出,送去檢驗中心檢測,檢查病人的植體周圍感染什麼類型的細菌,這樣醫師才能對症下藥。目前有DNA探針的檢測方法,可以快速的檢驗出,植體周圍有什麼細菌,這樣可以針對細菌的類型來選擇適合的抗生素。現在有很多方式可以治療,但牙周病醫學會還是以保留的態度來評估,新的手術、治療方式,但現在是以實證醫學,以科學研究為主,目標是一致的,就是什麼方式的治療才能讓病患得到好的照顧,讓病患的植牙可以使用的時間長久,所以不段投入更多的資源,來做探討跟研究。所以患者要照顧好自己的牙齒,就必須要認真刷牙,醫師的責任就是患者每次回診時檢查是否有正確刷牙,如果發現患者刷牙正確,只要做些常規的檢查就行了,但如果病患的刷牙方式不對,醫師就會看狀況做些必要性的挽救的方式,譬如牙齦流血醫師就會做牙周刮除的方式,使用的方式是牙周病的牙周刮齒,不會傷害牙齒的表面,如果患者的骨頭已經破壞了,醫師會做骨在生手術,希望可以挽救患者流失的骨頭,但是患者的骨頭已經流失三分二以上,植體已經開始搖動,這時候醫師就會建議患者,盡早將病槽區和植體一起拿掉,這樣可以讓它生長新的骨頭和新的牙肉。拿掉嚴重感染的植牙,是必要的處理方式,拿掉後需要等傷口癒合,等骨頭和牙肉重新生長,在考慮新的治療方法。